位置: 首頁 >> 活動 > > 正文

多地放松落戶門檻,到底出于哪些考慮?

2023-08-26 15:20:20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記者 方超 張家振 上海報道

在放寬落戶條件的大背景下,同時喊出“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口號的浙江和江蘇兩省正扮演著“急行軍”角色。

近日,江蘇省發改委就《關于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助力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政策措施》”)公開征求意見,“全省(南京、蘇州市區除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引發廣泛關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江蘇省提出降低落戶門檻之前,浙江省也發布文件指出:“全省(杭州市區除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在江浙兩省近乎“同步”降低落戶門檻的同時,江西省和黑龍江省等省份也已明確表態將“全面取消城市落戶限制”。

而在國家層面,早在2022年7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要求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公安部近日舉行的發布會也提出,在戶籍政策方面將采取一系列新舉措,如“健全以常住地登記戶口制度,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降低落戶門檻”。

江蘇省新時代民營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屠立峰向記者表示,在江浙兩省近乎“同步”降低落戶門檻后,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省市跟進。“通過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措施,新增人口不僅能帶動當地消費繁榮,也能為城市服務業就業帶來更充足的勞動力資源。”

“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除南京、蘇州市區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江浙兩省日前出臺的近乎“零門檻”落戶政策,為吸引更多人口落戶提供了政策依據。

8月3日,江蘇省發改委官網發布《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第十四條指出,“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同時強調“全省(南京、蘇州市區除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

在分析人士看來,東部沿海地區不少地方近年來人口總量雖然保持增長態勢,但實乃依賴外來人口流入。在江蘇省“爭奪人口”背后,是其所面臨的人口增長壓力。江蘇省統計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江蘇省人口總量保持正增長,但截至年底,江蘇省全省常住人口為8515萬人,比2021年年底僅增加10萬人,增速為0.1%。

江蘇省統計局數據還顯示,2022年,江蘇省全年人口出生率為5.23‰,人口死亡率為7.0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81‰。而在2021年,江蘇省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2%。

人口是助推城市發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江蘇省推行“全省(南京、蘇州市區除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亦被認為寄望以此進一步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

“城鎮化是反映地區推進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進程。截至2022年年底,江蘇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4.4%。當前,江蘇省正瞄準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奮力前行,加快城鎮化進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必然要求。”屠立峰分析認為。

屠立峰同時表示,除南京、蘇州市區外,擬在江蘇全省取消落戶限制,有助于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讓更多人口能夠享受城市文明成果,推動江蘇全省現代化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

此外,浙江省在7月初就已發文表態“全面放開放寬城鎮地區落戶限制”。7月3日,浙江省政府官網發布《浙江省推動落實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放開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全省(杭州市區除外)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

全面取消除南京、蘇州和杭州市區的落戶限制政策主要是出于哪些考慮?“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需要遵循有序原則。”屠立峰分析認為,有序原則要求之一,就是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確保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體系能夠有效落實,這樣才能有效實現農業轉移人口順利融入城市,享受城市公共資源服務。

屠立峰進一步向記者表示:“將南京、蘇州、杭州這樣的超大特大城市排除在‘零門檻’落戶政策之外,也是為了實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聯動、特色化發展,促進大中小城市間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協作、功能完善的梯度格局,要讓政策紅利順利流向中小城市,避免大城市對人口‘虹吸效應’的出現。”

多地相繼放松落戶門檻

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除江浙兩省外,全國多地近期相繼出臺政策,進一步放松了落戶門檻。

7月21日,廣州市人社局對《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公開征集意見,滿足年齡在28周歲及以下、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12個月等三個條件,可在白云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等廣州7個市轄區辦理登記入戶。

無獨有偶,在更早前的6月1日,黑龍江省公安廳官網發布《黑龍江省公安機關戶籍管理再推新舉措》,指出“群眾在經常居住地有落戶需求,本人提供相關證明,憑申請即可落戶”。

而在此前,江西和湖北等省份也已出臺了“零門檻”落戶政策或降低了落戶門檻。

以江西省為例,2021年2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江西省委辦公廳、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暢通流動渠道,激發社會性流動活力”等一系列舉措。

“優化戶籍制度和公共服務,促進區域流動。”江西省相關部門指出,將全面放開全省城鎮落戶條件,全面取消城市落戶限制。公開報道顯示,目前至少已有江西、黑龍江等18個省(市)降低了落戶門檻。

在分析人士看來,在人口增長壓力凸顯背景下,受經濟發展需要、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等多重因素影響,各地已改變吸引落戶的思路,從之前的“聚人才”演變為當前的“增人口”。

為經濟發展注入內生動力

“人口流動和聚集有其自身規律性,人口通常會自主向經濟發展好、生活環境好、就業機會充分的城市流動。”屠立峰表示,“零門檻”落戶政策有利于讓發展環境好的城市吸引到更多年輕人,帶動當地消費需求和消費供給的發展。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蔡昉近日也公開表示:“戶籍制度改革可以立竿見影、真金白銀地刺激消費。”

蔡昉分析認為,研究表明,農民工消費被戶籍抑制23%,比如1.8億農民工成為戶籍市民,可增加消費支出約2萬億元,改革紅利可以大幅彌補消費缺口。

不僅如此,江浙等地正在推進的“零門檻”落戶政策,也有助于促進當地房地產行業發展。

“放開放寬落戶限制有利于打破阻礙勞動力流動壁壘,進一步擴大城鎮居民購房需求,核心城市樓市優化政策陸續落地,需求側促進購房消費實質性升溫。”光大證券分析師表示。

例如,江蘇省發改委發布的《政策措施》第三條就提出,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各地因城施策適時調整限制性房地產政策,綜合采取購房補貼、房票安置、購房團購等方式,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人口集聚度的提高,會帶動當地租房、購房需求上升,通過乘數效應,帶動當地更多行業快速發展。”屠立峰也表示。

記者注意到,浙江省已打出一套“零門檻”落戶組合拳,強調要“進一步強化農業轉移人口公共服務保障”。

屠立峰也直言,吸引人口流入城市,僅僅是城鎮化發展的第一步,能否留住年輕人,讓年輕人在城市扎根發展,不僅要靠放開落戶政策,更要靠公共服務的全面升級和完善。“例如,孩子的入園入學機會是否公平和有保障,養老服務是否健全,就醫康養資源是否充裕,文體娛樂設施是否高檔等。”

“很多中小城市本身是人口流出城市,通過將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能夠彌補城市工業化進程中對勞動力的需求,但真正要留住人才,還需要打造宜居宜業的環境。”屠立峰進一步表示。

推薦閱讀

點擊大圖|存量房貸“轉貸”黑洞

點擊大圖|治理電視大屏“套娃”收費亂象,因何困難重重?

點個“在看”再走?

標簽:

上一篇:《鵲刀門傳奇》評分9.3,打了多少資方的臉,趙本山又賭對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