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再次翻看父親黃二星的照片,74歲的黃善玉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父親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時,她還是個牙牙學語的嬰孩,對父親所有的一切都是從母親和姐姐的講述中得知的。除了父親,她的家族還有3位烈士:大爺爺黃云佰、爺爺黃云莆、姑姑黃金善,她雖然沒見過他們,卻一直銘記著他們的英雄事跡,并默默傳承著他們的遺志。
九一八事變后,黃善玉的爺爺和大爺爺參加了抗日戰爭,擔負運送物資的重要任務。在一次運送途中,被漢奸發現并向日軍舉報。日軍遂派討伐隊將他們抓捕后全部殺害,還一把火燒了他們的家,她的姑姑黃金善也是在這次鳳林洞慘案中犧牲,犧牲時是兒童團團長,年僅16歲。其他躲過一劫的家人只能躲在一座廟里艱難維持生活。而她的父親在多年后,和她的大爺爺、爺爺、姑姑一樣,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為國出征,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翻譯干部,后來在戰爭中犧牲。
“有時看到別人有父親陪伴,我也非常想念我的父親。我的父親有一顆火熱的愛國心,即使知道有可能犧牲在戰場上,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去參軍了,因為他要守護祖國,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和平,那是他的父輩流血犧牲換來的,沒有大國哪有小家。”黃善玉從小聽母親和姐姐講述老一輩人的英雄事跡和愛國情懷,倍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黃善玉也曾想穿上軍裝,繼承父輩的理想信念,保衛祖國,但陰差陽錯,黃善玉始終未能如愿。黃善玉沒有氣餒,仍然堅守初心、傳承家風,在生活和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她勤勞善良、樂于助人,總是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
“我現在年紀大了,能為祖國貢獻的力量也越來越少了,但我會繼續教育我的后輩,堅持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理想信念,不負先人的付出。”黃善玉堅定地說。
延邊晨報全媒體記者 徐蓉/文 孫旸/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