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資訊 > > 正文

大灣區碳中和迎投資良機?行業報告:需投資1.84萬億美元

2023-04-28 15:27:08 來源:南方都市報

4月27日,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研討會暨 《粵港澳大灣區深度減排路徑和金融支持轉型機遇》報告發布會在廣交會展館舉辦。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共同探討大灣區低碳轉型中的發展方向,以及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為促進金融行業支持大灣區低碳轉型、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建言獻策。

大灣區實現“雙碳”目標的機遇與挑戰

論壇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路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員柴麒敏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已經進入我國“雙碳”行動的第一梯隊,在轉型力度、政策和市場機制的創新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


(資料圖片)

世界資源研究所研究分析員黃卓暉介紹稱,“大灣區在低碳發展方面有特殊的優勢,它有三個我國的低碳試點城市、兩個區域碳市場,以及香港也承諾要成為2050碳中和的重點區域?!?/p>

前亞洲開發銀行氣候變化首席專家、原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呂學都認為,從低碳來講,粵港澳大灣區得益于地域、產業結構的優勢,與長三角和黃河等地區相比更有發展潛力,但大灣區的化石能源占比依舊較高,因此要實現“雙碳”目標,大灣區仍面臨巨大挑戰。

黃卓暉則表示,對于現在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體系來說,目前也存在以下五方面的挑戰。一是大灣區需要更多的跨區域政策協調,特別是新興的轉型金融;二是轉型活動的定義不明確;三是對轉型的科學性指導不足;四是加速轉型的金融工具有限;五是碳市場機制不統一。

大灣區實現“碳中和”目標預計需額外投資1.84萬億美元

為加速推動低碳轉型進程,渣打銀行與世界資源研究所在論壇現場聯合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深度減排路徑和金融支持轉型路徑》專題報告?!秷蟾妗酚啥嗉覚C構共同參與撰寫,評估了粵港澳大灣區內制造業、建筑業、道路交通三個能源消費側關鍵行業的脫碳進展,并為上述三個行業的脫碳路徑從政策和金融角度提出建議。

《報告》指出,制造業、建筑業、道路交通作為三大主要能源消費行業占大灣區2020年碳排放量的83%。按照報告估算,在維持“十三五”碳強度下降目標的情況下,2060年三大行業仍將有3.55億噸二氧化碳待中和。

《報告》預計,大灣區需要額外投資1.84萬億美元,通過降低化石能源比例、推動清潔能源轉型、落實節能技術運用等措施,以實現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其中55%的投資需要用于上述三大能源消費領域。

渣打銀行亞太區可持續金融主管黃翠芝在論壇上表示:“通過此次報告的發布,能夠幫助企業、金融機構和政策制定方更緊密地合作,為轉型金融在大灣區的落地和高水準實踐提供參考,以進一步加快大灣區的脫碳進程?!?/p>

世界資源研究所北京代表處副首席代表房偉權則表示:“此次研究識別了大灣區最迫切需要減排的領域及缺口,和大灣區最突出的優勢及特長,相互連接匹配,期待化桎梏為潛力。

金融工具在大灣區脫碳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報告》還分析指出,在大灣區的脫碳進程中,金融業能夠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為目前碳強度較高的石化、道路交通和建筑等行業提供轉型融資。大灣區可以發揮其連通內外市場的獨特優勢,釋放金融業在推動低碳轉型過程中的巨大潛力。

對于開發與轉型相關的金融工具擴大融資的規模,《報告》建議,一是建立GBA資金計劃,擴大可持續發展和轉型相關的金融工具應用;二是開發碳相關的金融產品,如IFC的森林債券、將碳信用嵌入SLL和其他碳交易產品;三是開發保險相關產品,以確保融資期限內的能源績效;四是為投資低碳技術的私募股權基金提供稅收優惠。

黃翠芝在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渣打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上海、北京等地組建了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的相關團隊,專門為幫助我們的客戶在在岸和離岸市場來進行融資?!?/p>

渣打銀行大灣區行政總裁林遠棟還介紹稱,渣打銀行已經宣布將在2030年前調動3000億美元用于綠色和轉型金融。

談及未來大灣區低碳轉型的發展趨勢,廣東工業大學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協同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曾雪蘭在論壇上表示,通過市場機制引領,科技創新,發揮灣區的體制優勢,促進國際合作等工作,進一步深入大灣區低碳轉型方面的示范作用。

廣東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助理肖斯銳表示,未來區域碳市場如何創新、差異化發展,可以從創建適用于大灣區的自愿減排機制或碳普惠互認等方面開展相關的探索。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王蕾娜

標簽:

上一篇:豪門大婚撕掉了賭王四太太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