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資訊 > > 正文

世界熱門:海南生態文明建設“三面觀”

2023-07-01 05:5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環保筆談】

作者:劉士林(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浙江省城市治理中心首席專家)

今年4月末,作為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組織的“碳路中國生態文化之旅”活動的第一站,我們一行來到藍天碧海相映、椰林沙灘遍布的海南省,圍繞垃圾處理和利用、無廢城市和低碳城市、綠色低碳示范園區、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等開展調研,真切感知到生態文明建設正在這座美麗的海島扎實開展、積極推進,并在一些領域取得可喜成果,積累下寶貴的經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亞的垃圾處理之道

我們的調研從廚余垃圾處理開始。

作為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名片,三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主要采用“餐廚預處理+高溫厭氧沼氣化+生物柴油”工藝,對三亞市轄區的餐廚廢棄物進行收集運輸、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形成了餐廚廠生產的沼氣、廢渣、臭氣輸送至焚燒廠焚燒、發電,焚燒廠的蒸汽再輸送至餐廚廠使用的協同運營模式。園區規模經濟效應明顯,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日產能力由2019年的1050噸提升至目前的2850噸,實現了全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同時,醫療廢物處置能力也由2019年的5噸/日提升至11.5噸/日,承擔著瓊南、儋州、瓊海共11個市縣醫療廢物的無害化處置工作,被生態環境部推選為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

在調研中,令我感悟最深的不是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運維能力,而是一個同科技自立自強信念有關的故事。一個時期以來,在生態理論、自然文化特別是環境科技上,大家都認為西方的好,只要花錢把西方的技術設備和管理模式引進來,就可以解決中國的環境問題。據說,園區最初也不惜重金,從德國購買了最先進的垃圾焚燒設備,但沒想到根本用不起來,原因在于這套設備的主要技術參數源于歐洲,其垃圾分類標準與中國不同,結果西方的“機器”一碰到中國的“垃圾”就經常被卡住甚至損壞,國外技術人員對此也無可奈何。最后,還是園區自己組織科技攻關,創新設計思路并實施技術改造,終于使機器順利運轉起來。這件小事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因地制宜進行自主創新有多么重要。

文昌的綠色低碳園區

“請到天涯海角來,這里四季春常在”……這首關于海南島的歌廣為流傳。在生態文學領域,還有一本名著叫《寂靜的春天》。雖然都使用了“春天”二字,但與前者的鮮花、綠樹和陽光不同,后者主要是關于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問題的警示與吶喊。其實,兩種“春天”之間,看似有深刻的矛盾,卻有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一致性,關鍵在于人類的選擇和作為。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開發強度等,是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基本要求。海南是傳統的農業省,有發展經濟和產業的強烈需求。發展經濟常與犧牲環境并行,這是西方城市化進程中的老路子,如工業革命以來出現的西方工業“焦炭城”以及“霧都”倫敦等。不過,文昌市的山海天片區卻突破了“先污染,再治理”的怪圈。綜觀全省,海南盡管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較低,但也不是白紙一張。在銅鼓嶺海岸沿線,由于此前養殖業粗放發展,造成生態環境嚴重退化。于是當地人花費4年時間,通過地貌修復、干式滯洪池建設、植被種植等,完成占地333畝的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構建了以林地、草地、濕地、水體為主體的碳匯體系。同時,從建筑空間端、綠色能源端、生活服務端加強碳排放控制,打造出所有建筑100%達到綠色建筑要求的生態園綠色低碳園區。據估算,山海天片區每年的固碳量約為234噸,并入選“2023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發展優秀案例”。

澄邁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方案

近年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新概念開始流行,但如何“捉住”流動的氣體,并為那么多排放找到合適的容器,還是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帶著對上述疑問強烈的好奇心,我們來到位于海南島西北部的澄邁縣福山油田。

實現雙碳目標,重在關鍵技術突破。氣藏CCUS和油藏CCUS是福山油田模式的核心技術,但因為過于專業而不好理解。經過調研和反復問答,在這里,我們得到了一個通俗版的講解:將二氧化碳氣體注入廢棄的采油井,抬升通常已不可能采到的石油層,然后把混合二氧化碳的石油采出,實現廢油井的二次利用。需要指出的是,注氣采油優于目前使用的注水方式,據稱后者得到的石油中水和油的占比通常為1∶9,且分離起來比較麻煩,而注氣采油更經濟劃算。把油氣分離后多余的二氧化碳重新注入基本上無油可采的空井,后者就搖身一變成為巨大的碳儲存器,既實現了對廢棄油井的再利用,也是一種節省空間的封存技術方案。明白這個原理后,我們不禁發出由衷的贊嘆。

實際效果怎么樣?福山油田給出了答案。以2017年啟動的氣藏CCUS先導試驗為例,累計注入埋存二氧化碳17.2萬噸,增產凝析油2萬噸。再以2021年啟動的油藏CCUS項目先導試驗區為例,最大年埋存能力20萬噸,總埋存能力489萬噸。到“十四五”末期,福山油田將建成二氧化碳年埋存能力達100萬噸的封存中心。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日益緊迫的當下,福山油田自主創新研發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方案,為美麗中國建設展示了可行和美好的道路。

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重要特征之一的中國式現代化,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通過在海南一周的調研,我們已經感受到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春景下,數枝報春花競相開放的生動畫面。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1日?09版)

標簽:

上一篇:平地驚雷!CBA豪門蛻變:力追“杜蘭特”,頂薪2大悍將,小丁遭棄_世界速看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