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7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懷柔區副區長于家明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近年來,懷柔區持續開展全區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工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數據支持。堅持主動作為,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落地見效。
經調查,現已在懷柔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獵隼、白尾海雕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黃喉貂、豹貓等33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丁香葉忍冬、紫椴等10種;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華北落葉松、脫皮榆等43種;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亞洲狗獾、中華多刺魚等78種;實地記錄大型真菌中國新記錄4種,苔蘚植物北京新記錄2種;野外觀測記錄各類物種2227種,維管植物本土種占比達到89.2%。黑天鵝等珍稀動物來懷棲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迎來20年第一次盛花期。在懷柔北部山區發現北京近二十年較為罕見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赤狐,成為懷柔區生態環境質量向好的有力表征。
“良好的生物多樣性為全區生態發展夯實了基礎。”于家明表示,2022年懷柔區PM2.5實現絕對值和降幅全市“雙第一”;水環境質量創歷史最優,2個國家、7個市級地表水水質斷面考核全部達標,密云水庫上游龍潭溝門和湯河口兩個考核斷面年均水質達到I類;土壤環境質量保持良好;森林覆蓋率77.5%,位居全市第一。
“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懷柔編制了‘十四五’低碳發展規劃,制定碳減排清單并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探索低碳示范區建設路徑,同時嚴格執行‘百日攻堅’行動專項督查,創新道路塵負荷監測考核方法。”于家明表示,懷柔還通過科技賦能,利用505臺PM2.5高密度監測設備、310個量子點光譜傳感設備、167家涉 VOCs 排放企業監測系統、降塵桿等科技手段,持續提高精準執法、精準治污能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