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余杭區云聯路一期工程(鳳新路-文二西路)通車,路上來往車輛穿行無阻,一片繁忙之景。除云聯路外,作為城市次干路的余杭數云路二期工程以及東起章德路,西至良渚大道的新甫路東段等多條余杭道路都已順利通車。
記者從余杭區住建局獲悉,包括上述通車道路在內,余杭區今年計劃實施建設118條道路,總長約度約184.2公里。
隨著道路建設不斷推進,余杭正構建以快速路為骨架,主次干路為主體,支路為補充,各等級道路有序配合的路網系統,高品質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綜合能級。
(相關資料圖)
建設“亞運道路” 曬出“成績單”
在近日杭州市建委、市總工會公布的2022年迎亞運重點道路建設項目立功競賽優勝項目名單中,余杭區文一西路(荊長大道-東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一標段在內的3個迎亞運重點道路建設項目獲得“優勝項目”稱號。
其中,文一西路(荊長大道-東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一標段項目是杭州市快速路網“四縱五橫三連十一延”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起東西大道以西,東至創遠路以東,周邊環境復雜、協調范圍廣。
值得一提,該項目采用“一廊、雙脈、六心”景觀框架,建成了一條多彩的流動風景線,實現了全線道路造型與風格的統一,保障杭州亞運會期間城市道路運行效率,也同步提升未來科技城的城市品質。
據悉,自迎亞運道路建設以來,余杭完成市區兩級16條亞運道路項目,杭行路、景騰路等5個項目先后被評為優勝項目。
打通“斷頭路” 連接“民心路”
打通“斷頭路”是解決城市發展堵點、難點、痛點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2023年余杭區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斷頭路”的打通能極大緩解沿線居民的出行痛點,提高通行效率,可以說是連接百姓的“民心路”。
“以前這條路是‘斷頭路’,現在成功修通,上通勤時間縮短半個小時。”白池路(古墩路-玉鳥路)工程是余杭區良渚新城繞城外重要的“斷頭路”打通道路之一,成功修通后方便了大批良渚街道市民。
該工程項目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古墩路,北至玉鳥路,道路全長約296.953米。作為和光塵樾小區的重要配套道路,該工程為前往中國美院(良渚校區)、良渚文化村、良渚一小和二幼的出行提供便捷條件,也是2022年迎亞運重點道路建設項目立功競賽優勝項目名單中斷頭路項目立功競賽優勝項目。
強化配套 打造“品質心”
隨著城市加速發展,停車難題日益凸顯。除了道路建設,開展靜態交通研究,強化停車場建設、充電樁布局、慢行系統等配套設施落地,是打造城市“品質心”的重要保障。
如何解決停車難題?余杭通過改造提升等渠道拓展停車位增量,并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安置房建設等重點民生工程,以挖掘內部潛在空間優化停車位供給結構、盤活外部土地資源新建共享等方式對癥改造,整合有限空間資源。
同時,結合公共停車場、公交首末站等場站設施同步規劃建設新能源充電樁,并在已建成項目中擴建或新建,逐步增加充電設施數量,提供綠色出行便利。
今年截至目前,余杭在全區轄域內增設投用停車泊位800余個,推動建成公共充電換電設施3個,建成投用新能源汽車公用充電樁(槍)80余個。
據悉,2023年,余杭將推動康良快速路、文二西路隧道、文一西路西延等項目建設;加強組團之間聯系,做好未來科技城、良渚新城、錢江開發區、瓶窯、云城等重點開發區域的通道建設,加快提升道路交通資源供給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
近日,余杭區云聯路一期工程(鳳新路-文二西路)通車,路上來往車輛穿行無阻,一片繁忙之景。除云聯路外,作為...